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管吹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的外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的俯视图。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垫圈(7)的厚度为0.

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吹嘴的制造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吹管吹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流口水的电动吹管吹嘴。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的雅佳电动吹管系列产品,吹嘴统一采用导流排气设计,即吹嘴内部分为左右两个孔,左侧孔为排水孔,底部连接橡胶软管至电动吹管底部,用于排水; 右边的孔是排气管,将橡胶软管连接到压力传感器上,根据呼吸的大小产生声音的强弱。 原设计中,右侧的压力传感器孔一定不能让唾液流入,如果唾液流入孔内,很容易造成自鸣、声音低、无动静、声音连续无颗粒感电吹管吹嘴怎么清洗,从而失去玩耍的乐趣。 演奏时,通过吹气和吐出舌头的声音,舌头和嘴巴产生的唾液一部分通过左侧的排水孔自然排出,一部分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表面流到压力传感器表面。排气管,导致感应异常。 ,造成上述故障。 另外,由于生产精度误差或吸嘴底部排水孔、排气孔安装不当,口水很容易漏到管体内电路板,造成硬件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流口水的电动吹管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吹嘴,包括吹嘴本体、排水管、排气管、导流结构和阀门,所述吹嘴本体上设有相互独立的排水管和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并列设置,排水管顶部设有导流结构,排气管顶部设有阀门。

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端的导流结构向所述排水管倾斜。

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顶部设有窄口。

8、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轴线与排气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防水垫片,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一防水垫片。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垫片为与吸嘴本体一体成型的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垫片的厚度为0.6毫米。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防水垫,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防水垫。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垫片为与吸嘴本体一体成型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垫片的厚度为0.6mm。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经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现有电动吹管吹奏时唾液流向压力传感器、吹嘴底部漏出唾液的问题。 结构简单实用,效果显着。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者现有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用到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附图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所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中所示的结构、比例、尺寸等仅用于配合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供熟悉本技术的人员理解和阅读,并不用于限制使用本说明书的条件。实用新型的实施。 因此,不具有技术实质意义,任何结构上的修改、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尺寸的调整,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目的。 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必须在所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流口水电动吹管嘴的剖视图。

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流口水电动吹管嘴的外观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流口水电动吹管嘴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流口水电动吹管嘴的俯视图。

22、图中:1、烟嘴体、2、排水管、3、排气管、4、导流结构、5、阀门、6、第一防水垫片、7、第二防水垫片。

详细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可以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中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不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防水电动吹管吹嘴,包括吹嘴本体1、排水管2、排气管3、导流结构4、阀门5和烟嘴本体1设有相互独立的排水管2和排气管3。 排水管2和排气管3并排设置。 顶部设有阀门5。

25、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吸嘴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防止唾液进入排气管3,导致压力传感器感应错误而产生故障。 在上部开口下方,设计一个与排水管倾斜的导流结构4,并缩小排气管3顶部的开口,将开口角度旋转90度,开口位置高于上述导流结构4,最终形成阀门结构,有效防止唾液直接进入排气管3; 唾液通过导流结构4快速流下,排出到吹管底部,保证演奏的顺利进行。

26、上述实施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装置经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现有电动吹管吹奏时口水流向压力传感器、吹嘴底部漏水的问题。 结构简单实用,效果显着。

27.可选地,如图27和27所示。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排水管2上端的导流结构4向排水管2倾斜。

28、可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狭窄的开口。

29、可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轴线与排气管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30、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开口的轴线与排气管3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也可以为其他值。

31、可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防水垫片6,排水管2的底部

端部设有第一防水垫片6。

32、上述可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防水垫6用于防止唾液渗漏。

33、可选的,如图33所示。 图1至图2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垫6为与烟嘴本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

34、上述可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机械强度显着增强。

35.可选地,如图35和35所示。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垫6的厚度为0.6毫米。

36、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水垫6的厚度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值。

37.可选地,如图37和37所示。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防水垫7,排水管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水垫7。

38、上述可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二防水垫7来防止口水泄漏。

39.可选地,如图39和39所示。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垫7为与烟嘴本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

40、上述可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机械强度显着增强。

41、可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垫7的厚度为0.6mm。

42、在上述可选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防水垫7的厚度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

43、吹嘴内的排气管3和排水管2底部内径减小,实现下胶管夹紧,防止口水外漏。

44.虽然上面结合一般说明和具体例子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修改或改进。 因此电吹管吹嘴怎么清洗,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5、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上”、“下”、“左”、“右”、“中”等术语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者调整,在技术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也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施的范围。

技术特点:

1.一种防口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嘴本体(1)、排水管(2)、排气管(3)、导流结构(4)和阀门(5),所述的吹嘴本体(1) )设有相互独立的排水管(2)和排气管(3),排水管(2)和排气管(3)并排设置,排水管的顶部管道(2)上设有导向结构(4),排气管(3)顶部设有阀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口水电动吹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上端的导流结构(4)向所述排水管(2)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收缩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唾电动吹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轴线与所述排气管(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水垫片(6),所述排水管(2)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一防水垫片(6) 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唾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垫片(6)为与吹嘴本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垫圈(6)的厚度为0.6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水垫片(7),所述排水管(2)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垫片(7) 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唾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垫圈(7)为与吹嘴本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口水电动吹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垫片(7)的厚度为0.6mm。

技术概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电动吹管吹嘴,包括吹嘴本体、排水管、排气管、导流结构和阀门,吹嘴本体上设有排水管和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并排设置,排水管顶部设有导向结构,排气管顶部设有阀门。 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经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现有电动吹管吹奏时唾液流向压力传感器、吹嘴底部漏出唾液的问题。 结构简单实用,效果显着。 效果显着。 效果显着。

技术研发人员:戴震

受保护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精之健乐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告日期:2022/11/17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3279537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agmu.com/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